浅谈如何让诗歌鉴赏教学“活”起来
2021-10-26 15:13:33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幽兰,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千百年来,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散发绵延的幽香,浸润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灵,滋养我们悠悠历史中不致枯竭,漫漫长路下心眼通明。优美动人的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高中阶段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虽然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手段,但是基本的教学思路是不变的。诗词的教学重视对经典词句的运用和提炼,重视对文字的反复推敲,要求语言简练,能够准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实从小到大,学生们背过的古诗词不少,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因为小时候甚至初中一些篇目的学习,都更侧重于识记或吟诵,而到了高中阶段,考察对象更倾向于分析和理解,学生不理解,课堂上自然无法配合,诗歌教学就容易变得死气沉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注意引导,激发兴趣,低台阶,小步子,层层深入的多设计几个教学问题,再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终得出答案。      比如鉴赏诗歌形象,我们就先要了解何为诗歌形象?它有什么分类?形象又称艺术形象、意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也称意象)。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内涵,这是诗歌鉴赏很关键的第一步。鉴赏诗歌形象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人物形象中的抒情主人公,把握好抒情主人公形象会帮助我们理解诗歌。      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有借诗歌抒发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的,如李商隐的《贾生》。有借诗歌感叹报国无门,不为当朝所重之愤慨的,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借诗歌抒发相思别离、物事人非之感的,如苏轼《江城子》。或借诗歌叙写命运无常往事难忘的,如李煜《虞美人》。      所以我们在阅读诗歌时首先要教会学生知人论世,关注诗歌写作的背景。了解诗人气质,熟悉创作背景,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你如果不熟悉杜甫生活的历史环境,不知道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就体会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给他带来的伤痛。你如果不了解李清照后半生的颠沛流离,不了解她所经历的国破、家亡、夫死的惨痛遭遇,你就很难把握她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在掌握了这些后,学生在学习杜甫的《登 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时,就很容易分析出诗中抒情主人公杜甫老病孤独,漂泊异乡,形单影只,无所依靠,以及饱受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未酬的壮志共同摧残下的一个让人为之挥泪的老人形象。      这时继续设计问题:除了要注意身世背景外,还应该注意抒情主人公的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除知人论世外,还应该注意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神态、动作,因为这对鉴赏也很重要,比如,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就能感受到他得意的神态,自负的心理,诗人踌躇满志壮怀激烈的形象就通过这些描写表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